古代中国

古代中国究竟是多少周边国家的“噩梦”?

作为绵延了五千年的文明古国,古代中国所建立的朝贡体系,使得中华文明长期持续地影响着周边国家,当我们翻阅这些国家的历史时,会发现来自中国的印记已经深深地烙进其中,而对一些“不服管教”的国家或地区来说,古代中国强大的军事、政治和文化影响更是堪比“噩梦”般的存在。

古代中国 噩梦 文郎国 雄王 蜀泮 2025-05-28 01:04  7

古代中国人涉足台湾较少的原因探究

古代中国人在航海方面已取得显著成就,能远达印度、阿拉伯乃至非洲等地,却鲜少涉足台湾。本文通过对航海技术、地理认知、政治经济因素以及台湾自身条件等多方面的剖析,试图揭示这一历史现象背后的深层次原因,为理解古代中国航海活动与区域联系提供新的视角。

台湾 古代中国 汪大渊 台湾原住民 卫温 2025-05-25 19:19  11

老外:为何古代中国人不擅长打仗?中外网民一个敢问一个真敢说

阅读此文前,诚邀您点击一下 “关注” 按钮,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,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,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~ 文|彭乙彬 编辑|t 古代中国,礼仪之邦,和谐共处,却常被误认为不擅打仗。 外国网友的疑问,激起了热烈讨论。

匈奴 网民 古代中国 突厥 狼居胥山 2025-05-20 18:35  12

快来,把国博最受瞩目的展览“古代中国”带回家!

日前,中国国家博物馆与中信出版集团联袂推出新书《思接千载:115件文物里的古代中国》。这是国博首次将最受瞩目的展览“古代中国”基本陈列,打造成一本适合大众阅读的通识科普图书。中华文明,是世界上唯一绵延不断,且以国家形态发展至今的伟大文明。而在国博“古代中国”基

展览 国博 古代中国 中国国家博物馆 孝端皇后 2025-05-20 13:04  9

三省六部制:古代中国中央政府的核心架构

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,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和发展是一个重要的主题。其中,三省六部制作为古代中央政府的核心架构,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。这一制度不仅在唐朝时期达到了巅峰,更对后世的政治体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。今天,我们就来探讨三省六部制的起源、发展及其在古代中国政治中的

架构 古代中国 中央政府 中书省 古代中国中央政府 2025-05-19 02:18  12

以创新与包容重塑未来:中国国家博物馆在快速变革时代的使命担当

中国国家博物馆(以下简称“国博”)是代表国家收藏、研究、展示、阐释中华文化代表性物证的最高历史文化艺术殿堂,也是国家的文化客厅,承担着为国护史、为国藏史、为国弘史的重要使命,在推动文明交流互鉴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。2022年7月8日,在国博创建110周年前夕,习

创新 中华文明 古代中国 中国国家博物馆 馆藏文物 2025-05-19 14:42  12

把国博最受瞩目的展览“古代中国”带回家

2025年5月17日,中国国家博物馆与中信出版集团联袂推出新书《思接千载:115件文物里的古代中国》。这是国博首次将最受瞩目的展览“古代中国”基本陈列,打造成一本适合大众阅读的通识科普图书。国博的“古代中国”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系统展示中华民族绵延不绝灿烂文明的通

展览 国博 古代中国 藏书票 孝端皇后 2025-05-19 11:39  14

古代中国能将云南纳入版图,却为何没有拿下缅甸,打通印度洋?

在世界大国中,中国是周边地缘环境最复杂的国家之一,相比濒临三大洋的美国、加拿大和俄罗斯,中国只濒临了一个大洋——太平洋,出海方向过于单一;若能打通印度洋,我国西南内陆就能打破无插头困境。其实中国古代早有此尝试,但却止步云南,未能再向南统治缅北。

云南 印度洋 缅甸 古代中国 缅北 2025-05-19 10:45  11

制度韧性与国家盛衰:一个内外冲突的双均衡分析框架

这是我们团队第一篇“历史政治经济学”(HPE)论文,也是我即将出版的新书的总论,它为理解秦汉以来的政治制度、央地关系和地区边界等问题提供了一个分析框架。核心观点是:当古代统治者主要面临内部威胁时,最优的制度安排是集权;反之,当古代统治者主要面临外部威胁时,最优

国家 古代中国 黄炎培 分权 统治者 2025-05-15 04:04  10

涿鹿之战:古代中国的英雄史诗

大家好,今天我们要深入探讨一个激动人心的历史事件——涿鹿之战。这场战役发生在公元前2600年左右,是中国历史上最为著名的战争之一。它不仅仅是一场血腥的冲突,更是一段关于英雄、智慧与勇气的传奇故事。让我们一起回顾这场战役的背景、经过,以及它对后世的深远影响。

英雄 史诗 古代中国 英雄史诗 炎帝 2025-05-14 05:37  10

2.直接串联联想法——构建知识链的妙法

在学习的征途中,我们时常会遇到各种类型的知识点,它们或简单明了,或纷繁复杂。对于那些由多个要点构成的内容,如简答题、多选题等,如何有效地记忆并串联这些知识点,成为了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。此时,直接串连联想法便如同一座桥梁,帮助我们跨越知识的鸿沟,将零散的知识点串

联想法 知识链 古代中国 2024-11-22 15:38  10